每天生活在現實的世界中,有時候不得不承認,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要怎樣就能怎樣的,人生充滿無奈,生命充滿挫折,再多的毅力跟決心也有被世界磨光的時候,但是想要從困境中走出去,卻也只能承認,必須要咬緊牙關的撐下去,只有撐過黑暗的夜晚,才能看到那天邊射來的第一道曙光。
信仰是抽象的,很難有人能用具體的文字或證據來解釋自己的信仰,那就好像用字句來描述燦爛的曙光,永遠難以完全會意。我們只能用「行動」來證明信仰的存在與價值,所以聖經中的古聖徒們,願意用各式各樣的方式,去證明自己的信仰,保羅明明知道自己到羅馬要被綑綁,依然要阻攔他的弟兄姐妹不要哭泣使他心碎,彼得被抓到官府中,面對咄咄逼人的官吏,依然冷靜的說:「我所知所信的不得不說」。
當以利亞要去決戰假先知,他遇到亞哈王的大臣俄巴底,以利亞知道俄巴底藏了一百個耶和華的先知,但是在隨後以利亞對眾以色列百姓的宣告中,卻仍篤定的說:「耶和華的先知只剩我一人」(列王記上十八章1-22節),為什麼他如此狂妄?明明知道還有那麼多耶和華的先知卻仍獨尊自己呢?因為這些藏著的先知已經不算為先知了,當先知不再對著民眾宣告神的話,那先知的身份就已經消失。這個無關乎我們的要求是否太過嚴苛,而是客觀的職責問題。
所以,當保羅最後要赴死的時候,可以慷慨激昂的說:「當跑的路,我已經跑盡了」,跑盡了就沒有遺憾,還有什麼以生命的澆奠顯得更有價值呢?最美的祭,就在最艱難的時候才能獻上,如同寡婦的兩個小錢,在耶穌的眼中看為至尊至貴,關鍵不在有多少,而在你獻出的時候,你還能剩多少?沒有獻上的比獻上的更為重要。
炎熱的夏季,炙熱的陽光曝曬在每個做工的信徒身上,真耶穌教會的工人們,在高處的山輔,在總會的神訓,在各地教會的輔導班中,在每一個探訪的腳蹤,在每一聲親切的問候中,我們的工人用行動證明著自己的信仰,雖然疲累,也難免沮喪,有時候會有卻步的時候。我卻想往那崎嶇的信仰之山再爬一步,我想要看到我信仰的極限,我還有更美的祭想要獻上,如果最後我倒下了,我失敗了,我相信我的祭就已經有馨香飄在主耶穌的面前,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做到了什麼?而是我們願意去做到什麼,而且持之以恆的做了。
資源永遠都是不夠的,設備永遠都是欠缺的,遺憾始終都會出現的,但是我仍要在苦難中讚美我的主,因為苦難中,我的信仰被熬煉,當我有一日得見主面,我身上的傷痕將成為我盡忠的証明。在信仰的挫敗中,我看見了我信仰的韌性,那是我主耶穌基督捨命賜給我的,我也將捨棄我的生命,悍衛主耶穌這份生命的贖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