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,對他們說: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,原是不合宜的。 所以弟兄們,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、被聖靈充滿、智慧充足的人,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。但我們要「專心」以祈禱、傳道為事。(使徒行傳六章2-4節)

 

常常聽到一些在教會中服侍的弟兄姊妹提到,一個越熱心的人,似乎就必須在教會中承擔相當多的工作,其實在我感覺中,分量並不是這些信徒真正在意的部分,他們會感到比較疲倦的負擔是工作太過多元、繁雜,使他們疲於奔命,加上工作項目都不是各自的專業,因此要花上更多的時間去熟悉,因此一個對音樂有恩賜的信徒,他工作的範圍可能會從領詩、司琴、兒童詩班、成人詩班、小區詩班、短詩教唱到獻詩無所不包,這其實也無可厚非,當教會有需要的時候,負責人當然會從這些專業背景的信徒開始找,但是這裡凸顯的問題是,我們是否允許信徒有專業的事奉?

 

現在的社會分工相當多元,專業也分得很細,但是在教會一般傳統的觀念中,我們依然期許信徒在服侍上面盡量多多參與,而不會考量個人的專業,當然這跟信徒自己的習慣心態也有關,我們總是希望盡力奉獻自己,但是這也可能陷入失焦的窘境。

 

我會有這樣的想法,其實是看到最近教會提出的聖工種類,真的是相當的多,稍微計算一下,一個大學生除了上課之外,一個禮拜有一個晚上要參加團契聚會,星期六整天要在教會聚會,並且負擔一定的聖工,接著再參加高級班聚會。如果他另外參加了詩班,那又有半天的練詩時間,這還沒有加入出外獻詩的時間,如果還有參加為教會小孩課輔或是葡萄園的學生,那他又花去了半天的時間,如果他又加入了志工團,那又少掉了半天到一天的時間。這樣算下來,一個星期的時間消耗殆盡,而且這樣的情況,在本會大學生中並不罕見。

 

當然一定會有人質疑,這是學生自己時間分配的問題,或許吧,但是如果教會已經開出了那麼多的工作,那就一定要有人參與,整個活動才有辦法啟動,站在教會的立場,不可能讓教會的工作開天窗,所以如果是一個對教會熱心服事的信徒,當教會職位有缺的時候,他一定會被徵詢,甚至直接被要求參與,而身為一個熱心的信徒,他們往往會咬牙接下來,但是接這麼多工作,要事事做好就不是那麼容易。

 

那按照教會目前的發展,我相信工作的量還會繼續增加,那我們的心態就要做出一些調整,信徒在投入聖工的時候,應該要選定一些領域,有些時候,工作做得多不見得比做得精來得好。然後當我們選定特定的領域之後,我們不要以目前工作的現況為滿足,我們要繼續深化強化這些領域,例如說詩班,除了唱好詩歌之外,行有餘力,可以增加創作詩歌的比例,也可以爭取獻詩的機會,因為這是這個專業領域可以發揮的部分,這樣也才會進步,而不是一直重複過去的模式,毫無進步可言。

 

在教會的立場,我們也要學習觀察信徒的情況,如果某些信徒在某些領域有特殊的恩賜,那就應該放手讓他發揮,如果這個信徒已經投入大量的心力在這項聖工上,那麼我就該像是初期教會對待使徒一樣,讓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上放手專心發揮。

 

教會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宣教,但是又希望信徒能各自在特定領域專心服侍,嚴格說,我承認要在文字跟實務上平衡論述是有困難的,這畢竟是實際執行上的問題,不是咬文嚼字的理論問題,但這個觀念的建立與否,我相信將決定教會的工作走向,是大鍋炒還是按照專業去分工發展。我們常常說人才難尋,但是如果我們讓人才太過分心,那這名人才最後恐怕會被一連串的雜事,壓成一名庸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JCNOR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